沟通互动,打造合力育人的开放平台
——记2014年腾飞书院导师工作研讨会
为总结腾飞学院2013-2014学年度的导师指导工作,交流工作经验,讨论导师工作制度,深入探索书院导师的角色特性和育人功能定位,并促进导师、辅导员和书院自管会的交流互动,2014年6月24日下午13:30,在逸夫科技楼多功能厅,腾飞书院导师工作委员会组织举办了2013-2014学年腾飞书院导师工作研讨会。腾飞书院汪源源院长,朱建艺、朱百祥、张敬海等导师工作委员会老师,2012、2013级导师,2012、2013级辅导员代表及腾飞书院自管会学生代表4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汪源源院长主持,复旦学院副院长高效江老师应邀参加并发言。本次会议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师与辅导员工作汇报交流阶段,第二部分则分两个会场对三个议题进行研讨。
研讨会第一部分伊始,由导师工作委员会主任朱建艺老师进行本学期导师工作汇报,本次汇报基于5-6月征求12、13级导师对工作主题的建议和意见之后形成,分为三个部分。朱老师首先介绍了腾飞书院的组织结构和工作制度及新的修订情况,总结介绍了本学期导师工作内容,主要包括腾飞书院专业介绍系列讲座、腾飞论坛、腾飞科创计划、院长午茶会和导师沙龙等特色系列活动,这些活动对书院学生的成长起到了积极有益的作用。之后,朱老师对导师工作的机制、职责和工作评价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与建议,并在复旦大学人才培养目标与腾飞书院特色文化构建的基础上提出了辅导员与导师“合力育人”的工作理念,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机制设计,比如专职导师联系兼职导师和班级制度、导师辅导员定期工作联系会议等,力求通过这些措施达到“激励相容”和“劲往一处使”的工作效果。朱老师的汇报和工作思考得到在场老师与同学的一致认可。
接下来,2012级导师代表张文强老师、2013级导师代表陈荣华老师和胡林峰老师分别从个人本学年导师工作实际经验的角度,谈了各自的工作体会。三位老师一致认为,导师对于大一新生的指导非常重要和关键,同学们在大学第一年的学习和生活会充满各种迷茫和困惑,甚至会经历个人心理发展阶段上的“认同危机”,容易导致各种问题。因此,导师、辅导员包括有经验的学长在这个阶段的关心和帮助就显得尤其重要,对于新生未来的学业发展、习惯养成和人格构建的顺利实现都会有深远的影响。作为导师,在学生的这个阶段要多投入精力,通过各种方式与学生沟通交流,并且主动去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自我管理以及制定适合自身的大学学业和生活目标,帮助他们完成人生中的重要转型过程。3位导师在发言中还透露出对学生的深厚感情,他们觉得这是自己担任导师工作的重要收获。胡林峰老师觉得班级的同学是“可爱的孩子们”,张文 强老师甚至每年都会和一个指导过的同学全家进行新年聚会。
导师发言之后,2012级辅导员马思嘉和2013级辅导员杨晓森代表辅导员群体,从辅导员工作的角度对在书院平台上更好“合力育人”谈了看法和体会。马思嘉针对“合力育人”的概念提出了导师和辅导员加强合作的几个层次,建议导师和辅导员要密切联系、拓宽沟通渠道、明确职能分工,为同学提供更好的指导和服务。杨晓森则对自己负责的腾飞书院本学期的一些工作进行了汇报,就提高书院各类活动的学生参与度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接着,主管书院工作的复旦学院副院长高效江老师发言,他希望参加本次研讨交流会的导师和辅导员提出更多意见和建议,群策群力,以帮助书院建设工作的推进和深化,为复旦大学共同的人才培养目标而努力。 最后,汪源源院长进行了总结发言。汪院长首先希望导师和辅导员们平时在院系多宣传书院,让院系其他老师更多了解书院的情况和工作机制,从而吸引更多老师成为书院的导师。此外,对于导师的工作职责,汪院长认为导师对学生思想人格进行培养塑造是相当重要的,强调在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要进行做人教育、成人教育,将正确的价值观灌输给学生。最后,汪院长希望书院和院系共同合作,形成开放的工作平台,以达到合力育人的效果。
研讨会第一阶段结束后,与会导师分为两个分会场,围绕“育人理念和工作方法”、“导师辅导员有效配合”、“对书院导师工作建议”等三个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之后,小组讨论的主持导师郑玉祥教授和蒋玉龙教授在汇总提炼本小组讨论结果的基础上进行了总结发言。两位导师认为,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在书院导师指导的工作过程中,加强导师、辅导员和学生的沟通互动很重要,要建立顺畅的信息了解和交流的渠道,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以学生的需求为牵引,充分发挥导师和辅导员的协同作用机制,引入、协调各方力量,关心落后同学,推动先进分子,在一个舒畅、和谐、开放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中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本次腾飞书院的导师工作研讨会,导师、辅导员和自管会同学济济一堂,畅所欲言,通过研讨和交流,书院明确了以后的导师工作目标、路径和方法,确立了书院和院系、导师和辅导员“合力育人”的有效工作模式,从而为书院进一步深化和做好导师工作、打造开放的育人平台打下了坚实基础。
(供稿人:李青、路东)